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决策公开>政府报告
分享到:
索引号: XHQ--2021-0038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西湖区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1-10-15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1年10月12日西湖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浏览量:
  • 字体【      】

——2021年10月12日在西湖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西湖区人民政府区长陶亿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实在实干,有效应对了疫情防控等重大考验和经济下行等压力挑战,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精彩开局

(一)五年来,我们抓住经济发展这个最根本问题,扩总量、提质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持续提升全区综合实力始终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财政总收入率先在全省城区突破100亿元,较2015年增长64.5%,净增41.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逼近600亿元,较2015年增长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万美元,较2015年增长44.6%;每平方公里产出17亿元,产出效益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较2015年增长34.9%实际利用内资突破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逼近5亿美元,分别是2015年的2.7倍和2.6外贸出口突破5亿美元。在经济实力的支撑下,西湖区连续上榜“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桃花镇被评为全省首个全国百强镇。

产业发展加速转型。项目支撑更加强劲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累计实施产业类项目163个,总投资2647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62.1%;签约项目267个,比“十二五”期间增加145%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大型项目46个,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项目成为全区首个单体投资超过200亿元的项目,创历史新高。获评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先进县区,也是全市唯一一个连续两届获评的县区在项目的拉动下,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一类县区”。产业集聚更加明显大力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77.1%提升到80.5%现代服务业贡献税收46.3亿元,较2015年增长30.2%,实现量质双升基本构建“一园二部多点的数字产业格局,电商交易额达到595亿元,是2015年的4.6倍,“梦想小街”电商产业园先后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综合电商园区”“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荣誉。楼宇经济蓬勃发展,全区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楼宇达到78栋,楼宇税收收入实现54.5亿元,较2015年增加32%,被中国楼宇协会评为全省唯一的“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楼宇十大经济活力城区”。全区技术合同登记额8.6亿元,是2015年的35倍,被评为全市第一批创新型县区。消费活力更加迸发现有商业综合体、大型商场(超市)13个,新增商业面积22平方米,累计举办商贸消费节、“梦想小街”电商消费节等大型商贸活动200场。创新举办“淘遍江西”网络直播,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连续两年举办“西湖玛雅戏水节”,累计实现销售额5000元,成功打造江西“戏水第一节”。绳金塔“南昌金塔逸街”被评为全省第条国家级特色商业街,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获评首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

(二)五年来,我们抓住环境面貌这个最直观问题,强功能、提品质,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拆出担当。累计实施28个棚旧改项目,完成征迁面积116.3平方米、征迁户1.4万户,基本消除5亩以上棚户区相关做法获省住建厅肯定并推广。成功实施全省首例司法强制拆迁,圆满完成全社会高度关注6年之久的洪城路1号房屋征收工作。建成高标准回迁安置小区9个、安置房8686市委、市政府评价西湖是“全市房屋征迁引领区”“全市房屋征迁撑旗人”“在全市挑起了大梁、全省起到了示范、全国具有了影响”“征迁走在全省前列”改出特色。坚持“一街一特色、一区一品牌”,充分听取群众意愿注重传承文化特色累计改造53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超4.1万户尤其是精心打造兴柴北苑社区朱紫巷小区、铁路社区等特色文化社区,复原历史文化记忆;里洲与桃苑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视察点,迎接60多个国家50多个政党代表参观。建出便利。累计改造道路185条,实施道路“白改黑”172条、“暗改亮”配备路灯2484套,建成停车场31个、1个泊位,新改建公厕200群众“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注重综合运用数字化、市场化手段,打造“智慧西湖”数字监管平台成立区环卫公司,全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实现100%机械化作业“马路本色”连续三年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建成全市占地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实现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全覆盖。创新开展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在全市率先开展“城管进社区”工作成功迎接住建部专项培训班实地考察。环境整治进一步精细新建及改造提升20农贸市场,全市最快完成白条禽上市工作。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建管十大提升行动,铁腕推进铁路沿线违建顽疾整治全区拆除违法建设1586处,面积6.6平方米,为南昌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复牌做出西湖贡献。持续推进洪城商圈、南昌火车站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52余辆、出店经营7余处,执法系统考核连续两年全市排名前列。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累计投入2.4亿元实施西桃花河、龙河孺子亭公园水质提升工程,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开展赣江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全区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均达100%。开放占地9平方米的朝阳中央公园,完成4公里南桃花河两岸滨水绿道建设,建成2.1万平方米邮票绿地,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4平方米获评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集体。

(三)五年来,我们抓住民生改善这个最现实问题,保民安、暖民心,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民生保障全面惠及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4058名城镇困难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巩固。率先在全省打造农民工“散工超市”,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累计发放创业贷款3.8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10%2020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万元,排名全省县(市、区)第二。全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735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560元,基本医疗保险实现户籍人口全覆盖。入选第四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社区治理“2545”工作模式作为创新案例上报中央改革办。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三批“幸福微实事”,新增社区邻里中心37个,高质量完成民生票选项目713个,惠及居民30万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投入累计113.7亿元,扎实办好328件民生实事。教育强区战略深入推进,新增校园用地130.3校舍8.4平方米、学位8850打造站前路学校、珠市学校、松柏学校三大教育集团公办幼儿园普惠性覆盖率达到87%荣获“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健康西湖加快建设,新增民营医疗机构140家,建成市第七医院老年医学分院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公办普惠托育机构获评“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南站街道铁路二村社区评全国红十字示范社区。新增全民健身路径145条,完成4个公园体育化建设公益性体育场所达到39个,聘请奥运冠军许艳梅作为区体育形象大使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成功入选江西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绳金塔传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贸阳光社区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示范社区。圆满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务。被评为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气象科普、外事侨务、档案史志、机关事务、妇女儿童、慈善志愿社区教育、残疾人、青少年、老龄、审计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治理体系全面优化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建成智慧平安小区59个,主干道、重点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强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全区刑事警情连续7年大幅下降,公众安全感指数创历史新高,获评全市扫黑除恶先进县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区,八一消防救援站获评“全国119消防先进集体”。邱娥国获评全国改革先锋称号,邹德凤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阿卜杜拉获评全省民族团结典范。建成区级“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处理中心,推进区、街道(镇)、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实现基层调解组织街镇全覆盖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功破解困扰市区两级14年之久的景田大厦办证难题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区。率先在全省实施推广退役军人“尊崇工作法”,连续九届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区”。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优秀单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现25天疑似病例清零,3835例确诊病例全部出院,49天疫情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等级“双下降”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巩固“五个零”的防控成果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在全省县(市、区)率先完成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疫苗接种任务,1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全市第一

(四)五年来,我们抓住服务效能这个最关键问题,转作风、优环境,政府建设显著加强

作风转变持续深入。持续深化“五型”政府建设,大力整顿“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组建区“12345”务热线办,受理群众诉求9.8万条,群众满意率99.2%荣获“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区”全省“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把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和隐性债务风险连续5年压减一般性支出累计压减1.5亿元。在全市率先实行新任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仪式,累计完成宣誓133。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42件、政协委员提案646件,办结率均达100%

行政效能有效提高。扎实推进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事业单位优化整合为65个,创新开展365“不打烊政务”、错时延时服务等特色措施,公布四批次“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500项,成为全省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区,实现政府机构“瘦身+健身积极建设“指尖上的网上政府”区智慧政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赣服通”西湖分厅注册用户突破25万人,“智慧”办税新模式实现90%以上涉税(费)事项网上办理。坚持真金白银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区级财政拨付各类企业扶持资金1.2亿元,对80名企业家进行人才表彰。先后荣获全省第三届营商环境优化县区、第四届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县区等荣誉。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回顾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们心潮澎湃满怀感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区政府班子励精图治、夯实基础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争第一、创唯一”,团结拼搏、和衷共济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西湖、支持西湖、帮助西湖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更加突出产业升级的形势更加迫切建管提质任务更加繁重,社会治理的形势更加复杂,民生改善的诉求更加多元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展望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也是全区开启建设现代化“幸福西湖”的关键五年。我们要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就的宏伟蓝图,众志成城谋发展,齐心协力谱新篇,奋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一核四翼”布局,统筹“四区同创”以打好“十大战役”为统领,干字当头,敢为人先,在做大经济总量、做强产业发展、做精城市建管、做优营商环境、做实民生事业、做好社会治理上走前列、做标杆,竭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城区标杆”,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幸福西湖”,为南昌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作出西湖新的更大的贡献!

今后五年全区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6%左右,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

围绕奋斗目标,具体就是要实现“六个走前列、标杆”:

在做大经济总量上走前列、标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前列,经济总量在全市的比重持续攀升全省城区排位不断前移,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超8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亿元,财政总收入保持全省城区第一

在做强产业发展上走前列、标杆。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统筹做好铸链、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加快布局现代商贸、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大力构建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格局,推动传统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转型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做城市建管上走前列、标杆。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雨污管网基本分流,市容环境整洁有序,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文脉延续传承,“一网统管”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初步建成。“一江两湖三河”展现绿水青岸,“四横四纵四园”彰显省城魅力老城新城商圈同步繁荣兴旺,高颜值现代化城区全面呈现。

在做优营商环境上走前列、标杆。坚持企业认亲、银企对接,“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无求亦关心关怀成常态”的亲清政商服务品牌深入人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帮办代办全面推广,“赣服通”“赣政通”全面升级,“放管服”改革、“五型”政府建设持续深化

在做民生事业上走前列、标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困难群众认助、百姓心愿认领的工作模式,幸福微实事深入推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优质均衡教育全达标,D危房全域消除,居家养老全面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做社会治理上走前列、标杆。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全面推广,雪亮工程全面覆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更加完善幸福圆桌会、民情理事会等载体作用深入发挥,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全力拼争西湖新地位

始终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支撑,全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打造全市现代服务业最优、全省城区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强区。

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辖区区域资源和产业基础,着重构建“双核、五圈”的空间发展格局。坚持规划带动。加快制定全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方向,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各街道(镇)功能定位、产业基础,按照差异化、特色化的原则,科学制定各街道(镇)产业发展目标,形成西湖产业发展百花齐放的良好格局。坚持“双核”驱动。围绕“复兴老城、壮大新城”的发展思路,推动老城、新城“双核”联动、优势互补。一方面,大力推动老城“再城市化”,立足老城区的文旅、现代商业等业态分布,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导产业回归,进一步盘活老城区的闲置厂房、办公用房“沉睡”资源,打造特色商业街和历史文化街区,实现老城区产业全面复兴。另一方面,着力推动朝阳新城产城融合西部发展赣江东岸总部经济,东部做强象湖西岸文旅产业,中部培育万达、天虹、红星美凯龙为代表的现代商贸,南部外迁物流基地建成现代服务业特色园区朝阳新城打造成南昌市产城融合的核心片区。坚持商圈联动。围绕构建“东西南北中”五大商圈格局,大力推动商圈联动发展、品质提升,让西湖时时有人气、处处有财气。升级打造原丽华购物广场、新华书店、国际影视城,引入高端商业,复兴市级八一老商圈地位;依托朝阳天虹、西湖万达、中粮大悦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培育朝阳新城滨江综合体消费商圈;推动华侨城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在象湖西岸崛起临湖文旅商圈;推动万寿宫、绳金塔、进贤仓三大历史街区和井象风貌区内涵式发展,培育历史文化街区消费商圈;推动16家批发市场物理空间重构、交易综合升级,再造以现代采购中心和展贸中心为特色的城市商贸中心。

重点发力,提升产业层级。充分发挥西湖产业优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层级,力争实现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80亿元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加快建设以中高端消费为特色的消费体系,积极壮大批发零售业努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70亿元,切实打造区域性综合消费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建筑等重点产业,力争占GDP比重均超过20%,主导产业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化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一园多部”建设,打造5个以上直播基地,直播销售突破500亿元,全力电子商务打造成全区首个千亿产业。培育时尚经济,打造滨江体育中心,大力支持本土演艺企业发展发展时尚专业市场,建设时尚之区。抢抓首店经济努力打造全省第一个首店经济聚集区,聚集首店50家以上,唱响“购在西湖”品牌。繁荣夜间消费打造万寿宫、华侨城、绿滋肴不夜城等10个以上夜市街区,让夜间经济成为西湖发展的新引擎。壮大健康经济,推进广明大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高端专科特色医疗,加快打造特色康养中心。

统筹推进,优化产业环境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系统工程,全方位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抓好政策扶持。建立健全支持产业发展制度机制,深化重点产业链式发展,逐一明确各产业链“链长”和责任部门,不断优化完善产业奖励扶持政策。抓好创新引导加大对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建立梯次培育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优质商务楼宇、低效闲置物业改造成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空间载体,引进一批高层次产业人才打造一批市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0抓好企业培育积极搭建区级政银企对接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探索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优质企业投资。加快推进“映山红”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升规入统、增资扩股力争培育区内上市公司5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万家。

坚持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全力蓄足增长新动能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发展靠投资,投资靠招商”的理念,在全区营造“大抓招商真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提升招商质量围绕提升招商工作质效,全力推动“三个转变”:从孤军奋战向全员招商转变。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经济部门(单位)、各街道(镇)招商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招商引资有效线索奖励机制,加强与中介公司、商会协会合作,不断拓宽招商渠道。从广泛撒网向精准招商转变。紧盯长珠闽京津冀发达地区产业外溢关注央企和领军型、总部型企业二次创业、二次布局结合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需求,发挥大商大会、“三友”等桥梁纽带作用,绘制招商地图,开展上门招商、驻点招商等精准招商,力争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央企的区域总部区域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等重点企业不少于20从单个项目向集群招商转变。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集中优势资源招引一批龙头型、战略型、配套型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滚雪球”式的集群效应,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200

强化招商落地加快盘活土地资源通过规划调整、正面激励、连片盘活等举措,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效益,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棚改闲置未开发土地等“五类”土地基础上,再造3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突破行政区域,建设共管共享的“飞地园区”。大力实施楼宇填满工程,着力打造绿梦数字经济大厦等一批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产业楼宇,全面加快推进沿江总部经济带建设,力争入驻楼宇企业超6600家,推动“平面经济”向“立体经济”转型。

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行政审批“六多合一”升级版,大力推进项目“大承诺、大容缺、大模拟”超简审批改革,全面推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加快实现区、街道、社区服务体系全覆盖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区市民中心快建成投入使用,建设全省一流的为民服务综合体。深入推进“辖区企业认亲”活动,实行政企沟通联席会议领导干部挂点服务制度,积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问题,探索实施“首错免罚”企业容错机制,持续打造亲商安商的营商环境

(三)坚持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全力夯实发展新支撑

坚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在全区上下形成“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工作格局。

以科学的方法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储备一批。聚焦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建立项目储备库,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动态挖掘,提前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包装争取一批。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导向精准对接“十四五”时期的省市相关政策和专项规划,及时分选出一批顺应新趋势、符合新条件、匹配新政策的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政策努力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的盘子开工建成一批。全力抓好每年度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每年项目投资额不低于500亿元。加快推进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推动条件成熟的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并提前谋划好下一年度的项目,为新一轮发展投资奠定基础。

以充分的保障增强项目后劲。进一步加大区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各类上级资金、债券资金,千方百计解决项目资金保障难题。进一步做强融资平台,着力提高区城投公司的信用评级,增强市场化融资能力和融资规模,力争五年内总资产达200亿元以上,实现3A信用评级标准,为城市建设、民生实事等政府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撑。

以周密的部署提升项目服务健全完善“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负责人、一套工作专班、一个年度计划、一条龙服务”的“六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全过程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健全完善重大重点项目建设考核办法,紧盯项目建设实际发生量、年度投资额,实行“提醒、通报、警告、约谈”的督查机制,切实以责任落实倒逼项目见效。

)坚持在城市更新上求突破,全力提升城市新颜值

坚持“四精”理念,按照“道平路净见本色、线齐物整有秩序、灯亮墙美提形象、设施完善强功能”的要求,主动对标一流城区水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城市功能品质的大提升、大突破,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展现新形象。

建设配套完善的宜居城区坚持改造标准不降低,按照“路平、灯亮、墙白、院美”的要求,巩固深化老旧小区改造成效。加快消除CD级危房隐患,继续推动老旧小区既有住宅电梯加装试点工作,力争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和邻里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坚持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精心建设一批具有西湖特色的“城市家具”,新建60个停车场、300个电动车充电棚,有效缓解“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建设管网通畅的舒心城区按照“横平竖直、简洁美观、安全规范”的标准,开展空中管线整治,梯次推动空中管线入地,努力实现天空“无线美”。加快完成城区路网建设,启动桃花南路快速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绳金塔、安置房等周边道路建设,切实畅通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和“微循环”。大力开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实施“四横四纵”主干道品质提升工程,优化道路空间,提升道路颜值,努力让每一条街巷都成为顺心路、舒心路,尤其是将抚生南路打造成西湖版的“深南大道”,成为西湖“最美道路”。全面加强地下管网建设,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雨污管网建设,提高城市公共储水能力和水体治理能力。

建设绿色滨水的生态城区。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无废城区”等创建行动,启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积极打造低碳生活,创建低碳城区。大力实施老城区增绿补绿工程,加快补齐朝阳新城的绿色欠账,着力打造10条绿化景观示范大道,增建30个城市公园和邮票绿地,力争全区绿化率达到40.2%。围绕“一江两湖三河”的滨水优势,提升赣江东岸十里风光带,修复抚河两岸十里故道,打造象湖西岸五里生态文化走廊,建设桃花河、龙河河畔二十里绿色步道和生态廊道,进一步丰富“亲水近水”的滨水生活。

建设治理高效的现代城区加快“智慧西湖”升级改造,推动智慧城管向背街小巷延伸,加快城市管理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融合,实现“一网统管”。实施环卫保洁提质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农贸市场及周边、铁路沿线等环境整治,优化完善城管考评制度机制,持续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新时代楷模”“身边好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坚持在民生保障上求突破,全力打造服务新品牌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在共建共享中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打造民生优先的首善之区。

筑牢底线,提升群众获得感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方位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奖补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就业、促进创业。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加快构建“覆盖全民、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尊崇工作法”,探索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工作,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十连冠”。实施“福康工程”,打造社区慈善基金试点,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回应期盼,提升群众幸福感深入推进健康西湖建设,加快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大楼建设,做强七医院老年医学分院和六医院特色中医儿科推进桃花镇热敏灸小镇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完善高效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住疫情不发生、不传播、不扩散的底线。科学有序推进教育“双减”工作,着力解决大班额、大校额问题,精心打造铁一小、进贤门、羊子巷、广南学校四个教育集团,加快老城区教育网点整合,持续完善朝阳新城教育网点建设,努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区。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满足群众高品质运动需求。打造20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站30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巩固深化区康复颐养中心全省公办养老机构标杆地位,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养老品牌。落实全面放开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积极打造12个社会化托育服务机构,全力把区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建成全市标杆。大力弘扬以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为载体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西湖“四门八洲十三坡”等文化记忆,分类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加快实施吴齐美术馆等文化精品工程,不断完善“主题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文化符号。

维护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成果经验,深入推进“幸福圆桌会、幸福微实事、幸福微心愿”为主要内容的“幸福三重奏”建设,加快完善“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小区业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覆盖率达90%,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快推进智慧平安社区、花朵护卫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全覆盖,扎实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坚决防范传销、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涉众型经济违法犯罪行为,重拳严打“黑拐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全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

(六)坚持在作风建设上求突破,全力造干部新形象

加快推进“五型”政府建设,坚持干字当头、问题导向、重点发力、以上率下的工作要求大力发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实干作风,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委决策部署,确保政府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依法行政,把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推动工作、服务群众。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有效防范重大行政决策风险。

强化业务提能力。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坚持把业务学习作为干部提升能力素养的基本功,大规模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拼”活动,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更新,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强化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着力打造学习型政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干一行爱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担当务实强执行坚持落实为、担当为要大力弘扬“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工作作风,敢于较真碰硬,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尤其是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在一线指挥调度、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推动工作,坚决打通工作落实“最后一公里”,切实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让实干担当成为政府的鲜明底色。

清正廉洁守纪律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顽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深入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做到廉洁用权廉洁从政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建设现代化“幸福西湖”的新征程中,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肩负起人民与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以开局就要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奋斗姿态,全力打造城区标杆、建设现代化幸福西湖,为南昌“巩固提升发展首位度、充分彰显省会担当”作出西湖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1.“淘遍江西”网络直播:2019318日,江西省首个专注于江西特色产品及旅游文化的淘宝直播PGC栏目《淘遍江西》,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梦想小街”电商产业园举办开机仪式。省长易炼红一行亲临《淘遍江西》考察调研,并表示运用网络直播的方式能够更快地推介江西文化,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江西特产,未来“网红+直播+文化+产品”将在更深层次推动江西企业发展。

2.“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2019112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江西省委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江西南昌举行。宣介会以“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使命”为主题,向外国政党政要介绍新中国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来自60多个国家、50多个政党的300多名政党领导人和代表与会。

3.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4.“2545”工作模式:2条路径、5种分类、4个机制、5项成效。2条路径”是指治理精细到小区,服务精准到群体。“5种分类”是指将全区各小区(治理单元)分为单位型小区、老街坊小区、保障型小区、安置型小区、商品房小区“五种类型”;“4个机制”是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机制、项目化公众参与机制、小区物业管理差异化服务机制、生活服务组合机制;“5项成效”是指从“不愿管”向“一起管”转变;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从“各自干”向“齐心帮”转变;从“老土冒”向“国际范”转变;从“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转变。

5.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故称之为“雪亮工程”。

6.尊崇工作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西湖区把尊崇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基本内容是:“打造一域一队伍、建立一人一台账、落实一家一对接,组织一周一活动、开展一月一堂课、实施一季一走访、举办一年一评选”。

7.五个零:院感事件零发生、社区传播零报告、境外输入零关联、特殊场所零感染、复工复产零发病

8.一核四翼西湖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即以党的建设为“主核”,以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社会事业和历史文脉四大领域为“侧翼”。按照“一核四翼”布局,以“四区同创”为基础支撑。

9.四区同创:西湖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围绕“一核四翼”,创建服务业中心功能区、幸福宜居生活区、基层治理示范区、豫章文化代表区。

10.十大战役即强化党建引领、做大经济总量、提速项目建设、推进资本运作、扩大开放格局、打造繁荣商圈、完善民生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功能品质、传承历史文脉等十大战役。

11.一江两湖三河即西湖区辖区内的赣江,孺子亭西湖、象湖,抚河、桃花河、龙河。

12.四横四纵四园:“四横”即孺子路、桃苑大街、九洲大街、云飞路,“四纵”即抚生路、桃花路、抚河中大道、八一大道,“四园”即孺子亭公园、南昌动物园、朝阳中央公园、朝阳江滩公园。

13.首店经济: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4.三友:为扩大全省对外开放水平,省委、省政府在2019年开始开展采取“回来请,出去请,请回来”的方式,请乡友回家乡、请校友回母校,请战友回驻地的“三请三回”活动,形成“大请进”的开放新格局。三友,即指“三请三回”活动中的“乡友、校友、战友”。

15.“五类”土地:即低效产业用地、棚改闲置未开发土地、已出让未使用土地、历史遗留问题未建设用地以及中央、省、市企业搬迁空置房用地。

16.深南大道:深南大道被称为深圳的一张名片,是深圳的景观和窗口,不仅具备交通功能,更集中展示了城市的精彩繁荣。

17.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我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18.无废城区: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19.四门八洲十三坡:明代南昌形成“七门九洲十八坡”格局,其中西湖境内有“四门八洲十三坡”。“四门”指:进贤门、惠民门、广润门、顺化门。“八洲”指:新洲、潮王洲(朝阳洲)、打缆洲、新添(填)洲、里洲等八个洲。“十三坡”指:傅家坡 (傅家巷)、骆家坡(骆家巷)、十家坡(十字街)等十三个坡。

20.“五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坚持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