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西湖区民政局>机关简介>人事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010-6688-8949-7343-6849-8064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8-02-0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谊在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浏览量:
  • 字体【      】

      以民为本    扎实工作         开创和谐有为的民政工作新局面
                --在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  谊
               (2006年3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全省、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任务,表彰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一下,区政府胡赣龄副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5年民政工作回顾
   2005年是西湖民政快速发展的一年,又是西湖民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湖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基本职责,坚持“落实为民解困,建设和谐社区,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执法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抓创新、抓特色、抓亮点,在街居管理、居民自治、社会救助、民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西湖民政呈现出重点突破、多极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大力实施“四化”建设,街居体制改革创造了新经验。
    按照“完善、改革、提高”的原则,以加强城市管理为主题,以建立“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街道社区管理新路子为目标,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对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了首创性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起一套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基层实力得到了增强。街道机构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6个,人员平均增加16人。社区干部的工资、补贴人均增加200多元,社区办公经费增加了近5倍。街道管事权有了增加,区下移至街道的7项职能已经到位,市下移至区的12项职能正在对接。条块关系有了进一步理顺,公安、工商、国税、地税、城管等部门与相应的街道、社区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工作关系。建立了街道准财政,街道经济实力大增,年工作经费均达到10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170万元左右。社区自治功能得到了强化。确立了社区“四位一体”管理体制,实行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城市管理网络由“四级”顺利地延伸为“六级”,全区共成立街道(社区)议事协调机构251个,占驻地区级以上单位及重点个私民营企业总量的90%以上。成立楼院管委会611个,选聘楼栋长、楼栋党小组长和小区片长4104人,居民骨干户12379户,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489支、18000余人。居民自治意识更强了,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依靠力量更壮大了。城市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建立了涵盖城市管理人、财、物等502个基本要素的全区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了“外网投诉、内网受理、外网反馈”的运行模式,建立了区、街办、社区专职信息管理员,城市管理模式得到了创新,群众投诉解决率达到96%。政府服务内容得到了拓展。通过实施以干群关系和机关作风为指向的连心工程、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指向的关爱工程、以城乡结合部、老城区为指向的实事工程及以全体居民为指向的服务工程,加强了人性化管理,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我区实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高度关注,纷纷在黄金版面以较大篇幅予以报道。
   (二)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城市低保巩固了“应保尽保”的成果。继续推行了张榜公示、低保评议小组集体评议、“六表四书”、低保义务监督员等工作制度,实行了低保金银行代发,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了低保动态管理。截至2005年底,全区有低保户7323户19508人,其中常补对象2132户5037人,非常补对象5191户14471人,累计支出保障金2116万元,低保对象人均补差90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工作,成立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救助机构,出台了《西湖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规范性文件,推进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做好了“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向“农村特困户救助”的转变工作。2005年共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价值55万元、医疗救助金48.6万元、临时救济20万元、农村救助金(五保供养金)10万元、救灾款12万元、助学金12万元,筹集扶贫捐赠款(灾区捐赠款)22万多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西湖区被评为2005年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单位,我区低保工作被列入国家民政部编印出版的全国低保工作经验汇编一书之中。  
   (三)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了新途径。
    城市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出台了《西湖区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实行费随事转的意见(试行)》、《西湖区社区资金、资产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等四个规范性文件,社区管理更加规范。建立了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社区运作管理体制,调整了区街(镇)界线范围,规范了社区工作站设置,核定了街道(镇)社区工作站人员职数,实行了社工人员的聘用管理方式,社区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开展了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楼栋长、志愿者活动、“融洽邻里亲情,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月活动、社区趣味运动会和社区家庭才艺大展示活动,社区邻里亲情进一步融洽。全区94个社区、13个行政村依法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并首次在系马桩街道骆家花园社区进行了海选试点和桃源街道苑中园社区的户代表选举试点工作,基层民主选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进一步加强了村民自治工作。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村党委(村委会)年终总结报告等制度,重点抓好了桃花五村、桃花一村村务公开示范村建设,实行了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五公开”, 桃花五村被授予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去年九月,在桃花一村、桃花五村召开了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我区作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经验的会议发言。在桃花镇一村集资楼等5个村开展了村落社区建设工作,推行了农村村落社区星级评定活动,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工作纵深推进。
   (四) 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认真贯彻落实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2005年为部队送去8.4万元的慰问金(慰问品)及价值1万元的书籍,为烈属和因公牺牲军属家庭送去了价值3.6万元的慰问品,为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药费3.6万元,发放革命伤残金抚恤金117万元、定期抚恤金和定量定补金11万元、义务兵优待金640人次近20万元,安置军嫂就业27人,完成了378名革命伤残人员的套级换证工作,发放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生活费60余万元,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率达52%。
   (五)精心打造养老服务特色,社会福利事业实现了新跨越。
进一步加强区福利院建设,区福利院在用工方式、收入分配改革上取得突破,全院的管理机制有了创新。投入80余万元对桃花镇敬老院养老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为29名农村五保户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实施了第五期助养老人活动,资助老人18名。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重点抓好了南昌给水设备厂的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了对该企业房产、资产的确认和改制成本的核算。认真抓好企业稳定工作,累计发放企业解困资金3万多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人。对西湖针织内衣厂、南昌牌照厂、南昌钢窗厂105名退养职工(小集体人员)实行了一次性经济补偿安置,发放安置经费28万元。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引进内资1300万元,占年度任务数的130%。完成了引进外资80万美元、合同外资160万美元的目标任务。
   (六) 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取得了新成绩。
    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年检率达91%。2005年共审批注册登记社团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9家,2005年11月份,国家民政部法制司视察我局,对我局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抓好了婚姻收养登记服务,办证合格率为100%,我区婚姻登记管理处被评为全省“示范婚姻登记”机关。 殡葬改革继续推进,开展了清明节、“七月半”、冬至期间的殡葬改革专项宣传活动,全区祭祀活动文明健康运行。勘界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与相邻县(区)的界线勘定和新版区政区图的制作工作。加强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建立了区救助管理咨询点,设立了公益性的救助告知牌,今年以来我区护送了2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站进行救助。
   (七) 与时俱进谋求发展,民政自身建设呈现了新面貌。
    扎扎实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系统3个支部52名党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广泛征求意见89条,开展谈心活动80人次,为民办实事、做好事150余件次,促进了各项民政业务。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坚持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与民政业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同总结。推进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了优化投资环境和机关“效能年”活动,认真做好了有关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实行“阳光”服务。加强对民政干部业务培训,对基层民政干部、社区干部培训达1300多人次,民政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信息化有了新突破,率先在南昌市建立了第一家民政网站--西湖民政信息网,构建了局域网,初步实现了内网资源共享、外网与市民(社会)互动的民政电子信息网络新格局。综治维稳、信访、消防、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信访报结率达100%,全系统无一例“法轮功”人员、无一例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工会、共青团计划生育、人大政协提案办理、文明西湖行动、信息宣传、双创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总的来说,2005年重点工作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有新发展,整体工作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民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结果。
    在取得上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社会福利设施数量不足、退役士兵安置难、有的干部开拓观念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反思,用改革和发展和办法,采取相应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6年民政工作任务
    2006年是“十五”规划的开局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市委八届十次、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着眼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一个统领,抓住二个关键,打造三个亮点,做好四个重点”。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围绕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线,推进全区民政工作协调快速发展。抓住二个关键即抓住深化街居体制改革、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二个关键。打造三个亮点即打造城乡医疗救助、居家养老服务、桃花镇敬老院及区福利院扩建三个亮点。做好四个重点即做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民政信息化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四个重点,以民为本、创优服务、科学管理、完善机制,为建设西湖经济强区文化大区、构建和谐西湖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今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 围绕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主题,进一步深化街居体制改革。
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四化”管理模式为主线,建设和谐文明新城区。继续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管理网络,纵向第五、六级网络、横向街道、社区协调议事机构在相关领域实现全覆盖并切实发挥作用。健全和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全区推广数字化管理软件。按照丁公路街道“一图三网”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全区各街道数字化立体效果图,建立一套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形成“图中有网、网中有数、数随网动”的动态管理。继续实施以干群关系、机关作风为指向的连心工程、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指向的关爱工程、以城乡结合部和老城区为指向的实事工程、以全体居民为指向的服务工程,创新为民服务载体,构筑便民服务平台。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夯实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主体地位。健全区、街两级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工作网络和由街道统揽全局、职能部门联动、驻地单位配合的高度协同的行政管理机制,按街道属地管理和职能部门责任主体唯一的原则,定期研究和动态协调区域内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将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为平台,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推行居务公开,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增强社区居民群众当家作主意识。进一步梳理政府下移社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其归属,实行“费随事转”。严格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对区委、区政府决定需要由社区协管、协办的临时性工作,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政府各职能部门未经“准入”的工作,必须经审批同意“准入”并相应核拨经费后,才能下移到社区。
   (二) 围绕稳定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八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抓好“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会救助问题。建立区、街、居三级救助管理网络,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出台系统化的救助措施,并抓好各项救助措施的配套与衔接。
    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做到全区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00元,非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90元,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一步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定期核查、低保公示、群众评议和监督员制度。严格低保统计报表,推进低保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制定低保金银行代发管理细则,确保低保金发放更安全、更及时。
    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在推行大病救助与常见病救助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医后”救助与“医前”救助相结合的大病救助办法。适时修订《西湖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降低大病救助起付线,适当提高大病救助比例和最高限额,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进一步加强农村困难群体救助。认真贯彻国务院新《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扎实落实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政策,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比例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强化救灾救济工作。健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完善24小时灾情监测、分析和报送制度。广泛开展社区减灾活动,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完善春荒、冬令救助方案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落实救灾预算资金,探索灾民分类施救的措施和手段。
   (三) 围绕扩大基层民主和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推进居(村)民自治。一是积极推进居务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健全楼栋考核评比制度。建立楼院管委会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完善民主理财、村干部离任和任期审计、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和村民自治模范村。三是全面推开村落社区建设,依托“一会五站”,积极探索村落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村落社区向面上推广、向纵深发展。认真研究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村落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工作的对接机制,使村落社区建设更好地成为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结合“星级评定”、文明社区创建和“双百”共建活动,力争创建三星级社区11个、四星级社区2个、五星级社区1个。二是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桃花镇、十字街街道等5个新社区组建工作。协调抓好恒茂国际华城、莱茵半岛等新建小区预留社区办公用房、服务用房、商业网点用房事项的落实。三是督促落实“二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医疗保健站和党员活动室、综治工作室、学习阅览室、社会保障服务室)的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活动室以及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四是为休闲广场配置室外健身器材,年内达到全区每个休闲广场都配备有健身器材。
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出台社区建设发展基金申报使用管理办法,规范社区建设发展基金运作。二是对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回头看”,加强社区公共资产管理。三是拟在丁公路街道长运家委会等一些条件成熟的家委会进行家委会改居委会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四是在驻区单位中广泛开展社区工作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后的衔接工作,建立完善新一届社区干部档案。二是建立以区社区培训学院为主阵地的分层培训体系,采取专题授课、实践锻炼和岗位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和规范。建立区、街、居三级志愿者组织,开展多门类的志愿服务。出台社区专职工作者类别界定、考核奖惩、生活保障等相应措施,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四是适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表彰一批先进街道、社区,优秀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楼栋长和共驻共建先进单位、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       
加强社区服务。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与区发改委共同牵头组织起草《西湖区“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二是鼓励发展家庭保洁、烹饪、保姆、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逐步建立起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以社区信息服务网和电话服务网为平台,联网便民服务企业,开展全方位社区服务。四是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满足居民精神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 围绕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全面提升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扎实做好双拥模范区考评验收工作。按照省双拥考评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抓好6项工作:制定一个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的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工作方案,编辑一部全面反映我区双拥风貌的电视脚本,整理一套内容丰富的双拥工作成果资料,总结一篇具有西湖特色的双拥工作汇报材料,制作五块质量较高、影响面较大的永久性双拥标语广告,抓好一批过硬的基层双拥迎检点的建设,争夺双拥模范城区“六连冠”。
    扎实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认真贯彻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抓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落实,及时足额兑现抚恤、定补、义务兵优待金,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
    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教育管理和政策宣传,帮助退役士兵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2006年自谋职业率达100%。加强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后的跟踪服务,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退役士兵的就业技能的培训。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的发放工作,做到不错发,不漏发。
   (五) 围绕打造西湖“养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一是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立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镇)居家养老服务所、社区助老服务站和老人福利服务中介组织,组建老人福利服务的专兼职队伍,在掌握老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推出具体服务项目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初步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生活照料服务体系。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启动桃化镇敬老院、区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三是继续抓好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全面推进福利院“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抓好日常护理、医疗照料、饮食卫生工作,做强做大区福利院,打造养老服务特色和品牌。四是充分调动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积极性,培育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加快民办福利机构发展。
    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积极开展为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服务的义务活动,大力创设“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公益性实体,建立制度化的“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捐助活动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捐形式和渠道,进一步增强救助实力。
    真做好进老龄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老年法规,加强助老维权工作,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
   (六) 围绕促进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强化专项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
完善民间组织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情况的指导、监督,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服务面广、作用发挥突出的示范性行业协会,重点扶持发展公益类社区民间组织,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殡葬改革。深化葬法改革,抓好“三沿五区”整治工作,倡导河葬、树葬、花葬等殡葬形式,努力推出丧俗改革的新做法、新经验,巩固火化率100%。   
    规范婚姻、收养登记。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全省“示范婚姻登记机关”活动,强化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效能,开展婚姻登记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水平。
   (七) 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和干部素质。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深入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孺子牛”奉献品质,坚定事业理想、坚定爱民之心、坚定为民之责。适应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岗位练兵、岗位知识交流、工作分析会、业务讲座等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各种培训,精通业务,掌握现代科技运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致、更富有成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经常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局财务制度、保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举措,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启动“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修订、梳理“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内容,并做到网上公开、办公场所上墙。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和规范岗位设置、人员责任、工作程序、信息流程等内容,实现内部工作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加强民政舆论环境的优化。围绕民政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社区(村)、群众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大民政信息报送质量和数量,做好民政宣传工作,为民政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着重实用、服务公众的思路,全力打造“信息化民政”。做好民政各项业务数据标准、口径统一工作,实现与全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省、市民政数据库的数据对接。逐步增加网上办公项目,依托民政信息网、局域网实现办公数字化、办事电子化、服务人性化,进一步提高民政信息化水平。
   (八) 围绕塑造活力民政的要求,提高民政综合协调能力。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出击,充分挖掘民政资源,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完成内资1500万元、外资110万美元、合同外资22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稳妥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分类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拓宽安置渠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政策、资金项目。科学筹划社区建设、社会救助、优抚、社会福利等工作项目,加强与上级业务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对我区民政发展的支持,促进西湖民政做大做强。
    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落实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链式管理机制,做好综治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通过开通热线、电子邮箱、网上投诉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群众评议、访问、举报的渠道,认真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扎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民政工作的审议、监督,认真做好计生、保密、妇女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切实抓出成效,促进西湖民政工作新发展。
    三、关于做好今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面对今年十分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紧扣“民政为民”主题,突出“为民解困”重点。“民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积极研究和推进各项民政工作。“为民解困”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要为群众解决困难,既要帮助解决基本生活上的困难,还要注重帮助解决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从我区当前情况来说,我们就是要积极做好城乡“八位一体”社会救助、街居体制改革、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社会化等方面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政治权益。我们每一位民政干部都要深怀为民观念,我们每一项民政工作都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二是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加强部门协调协作。近几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城市低保、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重视、关心、厚爱、支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汇报情况,把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进展、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党政领导报告,争取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同时,民政部门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经常性的协调和沟通,特别是要主动与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广泛发动群众支持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要重视薄弱环节,研究解决问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薄弱环节和问题,既是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又是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就我区民政工作来讲,薄弱环节还不少,如社会救助具体措施不全、救助水平不高;民政基础设施还比较差,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民政基层工作力量不足,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原因,拿出对策,明确改进方向,一个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把各项民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做得更富有成效。
    四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是做好民政工作、弘扬民政宗旨的内在驱动力。民政事业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需要民政干部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比如,街居体制改革知识,点多、面广、领域宽,对我们原有的民政业务是一次拓展和创新。所以,民政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对于党的政策、民政业务和相关知识,要反复学、求甚解、推动创新。对于综合知识要多了解、勤积累、开阔思路。要积极掀起钻研民政业务、推动工作创新的热潮。
    五是要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发挥长效机制作用。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民政政务公开,紧密联系实际,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和群众比较关心,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问题和事项,坚持向社会公布,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要继续狠抓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民政部门所掌管的救灾救济金、低保金、抚恤金等,传递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是救急救命的钱,是高压线。我们民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明是非、懂轻重、知得失,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六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改革创新。作为与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民政部门的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深怀为民、爱民之心,真抓实干、实事求是,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决不能只说不做,或作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到实情,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工作办好办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送到困难群众中去,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比如,对社会福利社会化,要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力争在两、三年内有所突破。又比如,在提高工作手段和效率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救灾救济、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管理等方面,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同时要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同志们,民政工作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形势喜人,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务实创新,努力开创西湖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西湖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以民为本   扎实工作
         开创和谐有为的民政工作新局面
            --在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谊
              (2006年3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全省、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任务,表彰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一下,区政府胡赣龄副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5年民政工作回顾
   2005年是西湖民政快速发展的一年,又是西湖民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湖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基本职责,坚持“落实为民解困,建设和谐社区,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执法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抓创新、抓特色、抓亮点,在街居管理、居民自治、社会救助、民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西湖民政呈现出重点突破、多极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大力实施“四化”建设,街居体制改革创造了新经验。
    按照“完善、改革、提高”的原则,以加强城市管理为主题,以建立“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街道社区管理新路子为目标,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对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了首创性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起一套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基层实力得到了增强。街道机构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6个,人员平均增加16人。社区干部的工资、补贴人均增加200多元,社区办公经费增加了近5倍。街道管事权有了增加,区下移至街道的7项职能已经到位,市下移至区的12项职能正在对接。条块关系有了进一步理顺,公安、工商、国税、地税、城管等部门与相应的街道、社区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工作关系。建立了街道准财政,街道经济实力大增,年工作经费均达到10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170万元左右。社区自治功能得到了强化。确立了社区“四位一体”管理体制,实行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城市管理网络由“四级”顺利地延伸为“六级”,全区共成立街道(社区)议事协调机构251个,占驻地区级以上单位及重点个私民营企业总量的90%以上。成立楼院管委会611个,选聘楼栋长、楼栋党小组长和小区片长4104人,居民骨干户12379户,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489支、18000余人。居民自治意识更强了,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依靠力量更壮大了。城市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建立了涵盖城市管理人、财、物等502个基本要素的全区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了“外网投诉、内网受理、外网反馈”的运行模式,建立了区、街办、社区专职信息管理员,城市管理模式得到了创新,群众投诉解决率达到96%。政府服务内容得到了拓展。通过实施以干群关系和机关作风为指向的连心工程、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指向的关爱工程、以城乡结合部、老城区为指向的实事工程及以全体居民为指向的服务工程,加强了人性化管理,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我区实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高度关注,纷纷在黄金版面以较大篇幅予以报道。
   (二)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城市低保巩固了“应保尽保”的成果。继续推行了张榜公示、低保评议小组集体评议、“六表四书”、低保义务监督员等工作制度,实行了低保金银行代发,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了低保动态管理。截至2005年底,全区有低保户7323户19508人,其中常补对象2132户5037人,非常补对象5191户14471人,累计支出保障金2116万元,低保对象人均补差90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工作,成立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救助机构,出台了《西湖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规范性文件,推进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做好了“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向“农村特困户救助”的转变工作。2005年共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价值55万元、医疗救助金48.6万元、临时救济20万元、农村救助金(五保供养金)10万元、救灾款12万元、助学金12万元,筹集扶贫捐赠款(灾区捐赠款)22万多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西湖区被评为2005年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单位,我区低保工作被列入国家民政部编印出版的全国低保工作经验汇编一书之中。  
   (三)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了新途径。
    城市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出台了《西湖区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实行费随事转的意见(试行)》、《西湖区社区资金、资产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等四个规范性文件,社区管理更加规范。建立了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社区运作管理体制,调整了区街(镇)界线范围,规范了社区工作站设置,核定了街道(镇)社区工作站人员职数,实行了社工人员的聘用管理方式,社区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开展了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楼栋长、志愿者活动、“融洽邻里亲情,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月活动、社区趣味运动会和社区家庭才艺大展示活动,社区邻里亲情进一步融洽。全区94个社区、13个行政村依法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并首次在系马桩街道骆家花园社区进行了海选试点和桃源街道苑中园社区的户代表选举试点工作,基层民主选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进一步加强了村民自治工作。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村党委(村委会)年终总结报告等制度,重点抓好了桃花五村、桃花一村村务公开示范村建设,实行了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五公开”, 桃花五村被授予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去年九月,在桃花一村、桃花五村召开了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我区作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经验的会议发言。在桃花镇一村集资楼等5个村开展了村落社区建设工作,推行了农村村落社区星级评定活动,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工作纵深推进。
   (四) 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认真贯彻落实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2005年为部队送去8.4万元的慰问金(慰问品)及价值1万元的书籍,为烈属和因公牺牲军属家庭送去了价值3.6万元的慰问品,为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药费3.6万元,发放革命伤残金抚恤金117万元、定期抚恤金和定量定补金11万元、义务兵优待金640人次近20万元,安置军嫂就业27人,完成了378名革命伤残人员的套级换证工作,发放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生活费60余万元,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率达52%。
   (五)精心打造养老服务特色,社会福利事业实现了新跨越。
进一步加强区福利院建设,区福利院在用工方式、收入分配改革上取得突破,全院的管理机制有了创新。投入80余万元对桃花镇敬老院养老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为29名农村五保户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实施了第五期助养老人活动,资助老人18名。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重点抓好了南昌给水设备厂的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了对该企业房产、资产的确认和改制成本的核算。认真抓好企业稳定工作,累计发放企业解困资金3万多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人。对西湖针织内衣厂、南昌牌照厂、南昌钢窗厂105名退养职工(小集体人员)实行了一次性经济补偿安置,发放安置经费28万元。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引进内资1300万元,占年度任务数的130%。完成了引进外资80万美元、合同外资160万美元的目标任务。
   (六) 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取得了新成绩。
    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年检率达91%。2005年共审批注册登记社团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9家,2005年11月份,国家民政部法制司视察我局,对我局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抓好了婚姻收养登记服务,办证合格率为100%,我区婚姻登记管理处被评为全省“示范婚姻登记”机关。 殡葬改革继续推进,开展了清明节、“七月半”、冬至期间的殡葬改革专项宣传活动,全区祭祀活动文明健康运行。勘界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与相邻县(区)的界线勘定和新版区政区图的制作工作。加强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建立了区救助管理咨询点,设立了公益性的救助告知牌,今年以来我区护送了2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站进行救助。
   (七) 与时俱进谋求发展,民政自身建设呈现了新面貌。
    扎扎实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系统3个支部52名党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广泛征求意见89条,开展谈心活动80人次,为民办实事、做好事150余件次,促进了各项民政业务。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坚持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与民政业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同总结。推进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了优化投资环境和机关“效能年”活动,认真做好了有关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实行“阳光”服务。加强对民政干部业务培训,对基层民政干部、社区干部培训达1300多人次,民政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信息化有了新突破,率先在南昌市建立了第一家民政网站--西湖民政信息网,构建了局域网,初步实现了内网资源共享、外网与市民(社会)互动的民政电子信息网络新格局。综治维稳、信访、消防、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信访报结率达100%,全系统无一例“法轮功”人员、无一例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工会、共青团计划生育、人大政协提案办理、文明西湖行动、信息宣传、双创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总的来说,2005年重点工作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有新发展,整体工作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民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结果。
    在取得上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社会福利设施数量不足、退役士兵安置难、有的干部开拓观念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反思,用改革和发展和办法,采取相应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6年民政工作任务
    2006年是“十五”规划的开局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市委八届十次、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着眼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一个统领,抓住二个关键,打造三个亮点,做好四个重点”。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围绕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线,推进全区民政工作协调快速发展。抓住二个关键即抓住深化街居体制改革、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二个关键。打造三个亮点即打造城乡医疗救助、居家养老服务、桃花镇敬老院及区福利院扩建三个亮点。做好四个重点即做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民政信息化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四个重点,以民为本、创优服务、科学管理、完善机制,为建设西湖经济强区文化大区、构建和谐西湖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今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 围绕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主题,进一步深化街居体制改革。
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四化”管理模式为主线,建设和谐文明新城区。继续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管理网络,纵向第五、六级网络、横向街道、社区协调议事机构在相关领域实现全覆盖并切实发挥作用。健全和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全区推广数字化管理软件。按照丁公路街道“一图三网”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全区各街道数字化立体效果图,建立一套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形成“图中有网、网中有数、数随网动”的动态管理。继续实施以干群关系、机关作风为指向的连心工程、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指向的关爱工程、以城乡结合部和老城区为指向的实事工程、以全体居民为指向的服务工程,创新为民服务载体,构筑便民服务平台。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夯实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主体地位。健全区、街两级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工作网络和由街道统揽全局、职能部门联动、驻地单位配合的高度协同的行政管理机制,按街道属地管理和职能部门责任主体唯一的原则,定期研究和动态协调区域内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将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为平台,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推行居务公开,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增强社区居民群众当家作主意识。进一步梳理政府下移社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其归属,实行“费随事转”。严格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对区委、区政府决定需要由社区协管、协办的临时性工作,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政府各职能部门未经“准入”的工作,必须经审批同意“准入”并相应核拨经费后,才能下移到社区。
   (二) 围绕稳定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八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抓好“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会救助问题。建立区、街、居三级救助管理网络,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出台系统化的救助措施,并抓好各项救助措施的配套与衔接。
    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做到全区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00元,非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90元,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一步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定期核查、低保公示、群众评议和监督员制度。严格低保统计报表,推进低保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制定低保金银行代发管理细则,确保低保金发放更安全、更及时。
    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在推行大病救助与常见病救助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医后”救助与“医前”救助相结合的大病救助办法。适时修订《西湖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降低大病救助起付线,适当提高大病救助比例和最高限额,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进一步加强农村困难群体救助。认真贯彻国务院新《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扎实落实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政策,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比例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强化救灾救济工作。健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完善24小时灾情监测、分析和报送制度。广泛开展社区减灾活动,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完善春荒、冬令救助方案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落实救灾预算资金,探索灾民分类施救的措施和手段。
   (三) 围绕扩大基层民主和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推进居(村)民自治。一是积极推进居务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健全楼栋考核评比制度。建立楼院管委会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完善民主理财、村干部离任和任期审计、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和村民自治模范村。三是全面推开村落社区建设,依托“一会五站”,积极探索村落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村落社区向面上推广、向纵深发展。认真研究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村落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工作的对接机制,使村落社区建设更好地成为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结合“星级评定”、文明社区创建和“双百”共建活动,力争创建三星级社区11个、四星级社区2个、五星级社区1个。二是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桃花镇、十字街街道等5个新社区组建工作。协调抓好恒茂国际华城、莱茵半岛等新建小区预留社区办公用房、服务用房、商业网点用房事项的落实。三是督促落实“二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医疗保健站和党员活动室、综治工作室、学习阅览室、社会保障服务室)的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活动室以及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四是为休闲广场配置室外健身器材,年内达到全区每个休闲广场都配备有健身器材。
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出台社区建设发展基金申报使用管理办法,规范社区建设发展基金运作。二是对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回头看”,加强社区公共资产管理。三是拟在丁公路街道长运家委会等一些条件成熟的家委会进行家委会改居委会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四是在驻区单位中广泛开展社区工作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后的衔接工作,建立完善新一届社区干部档案。二是建立以区社区培训学院为主阵地的分层培训体系,采取专题授课、实践锻炼和岗位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和规范。建立区、街、居三级志愿者组织,开展多门类的志愿服务。出台社区专职工作者类别界定、考核奖惩、生活保障等相应措施,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四是适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表彰一批先进街道、社区,优秀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楼栋长和共驻共建先进单位、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       
加强社区服务。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与区发改委共同牵头组织起草《西湖区“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二是鼓励发展家庭保洁、烹饪、保姆、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逐步建立起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以社区信息服务网和电话服务网为平台,联网便民服务企业,开展全方位社区服务。四是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满足居民精神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 围绕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全面提升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扎实做好双拥模范区考评验收工作。按照省双拥考评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抓好6项工作:制定一个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的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工作方案,编辑一部全面反映我区双拥风貌的电视脚本,整理一套内容丰富的双拥工作成果资料,总结一篇具有西湖特色的双拥工作汇报材料,制作五块质量较高、影响面较大的永久性双拥标语广告,抓好一批过硬的基层双拥迎检点的建设,争夺双拥模范城区“六连冠”。
    扎实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认真贯彻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抓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落实,及时足额兑现抚恤、定补、义务兵优待金,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
    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教育管理和政策宣传,帮助退役士兵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2006年自谋职业率达100%。加强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后的跟踪服务,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退役士兵的就业技能的培训。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的发放工作,做到不错发,不漏发。
   (五) 围绕打造西湖“养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一是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立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镇)居家养老服务所、社区助老服务站和老人福利服务中介组织,组建老人福利服务的专兼职队伍,在掌握老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推出具体服务项目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初步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生活照料服务体系。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启动桃化镇敬老院、区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三是继续抓好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全面推进福利院“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抓好日常护理、医疗照料、饮食卫生工作,做强做大区福利院,打造养老服务特色和品牌。四是充分调动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积极性,培育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加快民办福利机构发展。
    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积极开展为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服务的义务活动,大力创设“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公益性实体,建立制度化的“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捐助活动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捐形式和渠道,进一步增强救助实力。
    真做好进老龄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老年法规,加强助老维权工作,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
   (六) 围绕促进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强化专项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
完善民间组织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情况的指导、监督,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服务面广、作用发挥突出的示范性行业协会,重点扶持发展公益类社区民间组织,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殡葬改革。深化葬法改革,抓好“三沿五区”整治工作,倡导河葬、树葬、花葬等殡葬形式,努力推出丧俗改革的新做法、新经验,巩固火化率100%。   
    规范婚姻、收养登记。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全省“示范婚姻登记机关”活动,强化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效能,开展婚姻登记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水平。
   (七) 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和干部素质。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深入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孺子牛”奉献品质,坚定事业理想、坚定爱民之心、坚定为民之责。适应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岗位练兵、岗位知识交流、工作分析会、业务讲座等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各种培训,精通业务,掌握现代科技运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致、更富有成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经常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局财务制度、保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举措,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启动“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修订、梳理“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内容,并做到网上公开、办公场所上墙。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和规范岗位设置、人员责任、工作程序、信息流程等内容,实现内部工作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加强民政舆论环境的优化。围绕民政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社区(村)、群众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大民政信息报送质量和数量,做好民政宣传工作,为民政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着重实用、服务公众的思路,全力打造“信息化民政”。做好民政各项业务数据标准、口径统一工作,实现与全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省、市民政数据库的数据对接。逐步增加网上办公项目,依托民政信息网、局域网实现办公数字化、办事电子化、服务人性化,进一步提高民政信息化水平。
   (八) 围绕塑造活力民政的要求,提高民政综合协调能力。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出击,充分挖掘民政资源,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完成内资1500万元、外资110万美元、合同外资22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稳妥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分类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拓宽安置渠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政策、资金项目。科学筹划社区建设、社会救助、优抚、社会福利等工作项目,加强与上级业务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对我区民政发展的支持,促进西湖民政做大做强。
    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落实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链式管理机制,做好综治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通过开通热线、电子邮箱、网上投诉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群众评议、访问、举报的渠道,认真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扎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民政工作的审议、监督,认真做好计生、保密、妇女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切实抓出成效,促进西湖民政工作新发展。
    三、关于做好今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面对今年十分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紧扣“民政为民”主题,突出“为民解困”重点。“民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积极研究和推进各项民政工作。“为民解困”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要为群众解决困难,既要帮助解决基本生活上的困难,还要注重帮助解决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从我区当前情况来说,我们就是要积极做好城乡“八位一体”社会救助、街居体制改革、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社会化等方面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政治权益。我们每一位民政干部都要深怀为民观念,我们每一项民政工作都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二是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加强部门协调协作。近几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城市低保、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重视、关心、厚爱、支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汇报情况,把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进展、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党政领导报告,争取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同时,民政部门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经常性的协调和沟通,特别是要主动与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广泛发动群众支持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要重视薄弱环节,研究解决问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薄弱环节和问题,既是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又是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就我区民政工作来讲,薄弱环节还不少,如社会救助具体措施不全、救助水平不高;民政基础设施还比较差,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民政基层工作力量不足,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原因,拿出对策,明确改进方向,一个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把各项民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做得更富有成效。
    四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是做好民政工作、弘扬民政宗旨的内在驱动力。民政事业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需要民政干部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比如,街居体制改革知识,点多、面广、领域宽,对我们原有的民政业务是一次拓展和创新。所以,民政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对于党的政策、民政业务和相关知识,要反复学、求甚解、推动创新。对于综合知识要多了解、勤积累、开阔思路。要积极掀起钻研民政业务、推动工作创新的热潮。
    五是要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发挥长效机制作用。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民政政务公开,紧密联系实际,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和群众比较关心,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问题和事项,坚持向社会公布,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要继续狠抓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民政部门所掌管的救灾救济金、低保金、抚恤金等,传递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是救急救命的钱,是高压线。我们民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明是非、懂轻重、知得失,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六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改革创新。作为与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民政部门的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深怀为民、爱民之心,真抓实干、实事求是,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决不能只说不做,或作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到实情,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工作办好办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送到困难群众中去,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比如,对社会福利社会化,要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力争在两、三年内有所突破。又比如,在提高工作手段和效率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救灾救济、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管理等方面,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同时要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同志们,民政工作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形势喜人,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务实创新,努力开创西湖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西湖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以民为本   扎实工作
         开创和谐有为的民政工作新局面
            --在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谊
              (2006年3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全省、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5年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任务,表彰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一下,区政府胡赣龄副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5年民政工作回顾
   2005年是西湖民政快速发展的一年,又是西湖民政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西湖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基本职责,坚持“落实为民解困,建设和谐社区,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执法水平”的工作思路,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抓创新、抓特色、抓亮点,在街居管理、居民自治、社会救助、民政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西湖民政呈现出重点突破、多极推进、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 大力实施“四化”建设,街居体制改革创造了新经验。
    按照“完善、改革、提高”的原则,以加强城市管理为主题,以建立“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的街道社区管理新路子为目标,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对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了首创性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起一套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基层实力得到了增强。街道机构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6个,人员平均增加16人。社区干部的工资、补贴人均增加200多元,社区办公经费增加了近5倍。街道管事权有了增加,区下移至街道的7项职能已经到位,市下移至区的12项职能正在对接。条块关系有了进一步理顺,公安、工商、国税、地税、城管等部门与相应的街道、社区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工作关系。建立了街道准财政,街道经济实力大增,年工作经费均达到100万元以上,最高的达170万元左右。社区自治功能得到了强化。确立了社区“四位一体”管理体制,实行了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城市管理网络由“四级”顺利地延伸为“六级”,全区共成立街道(社区)议事协调机构251个,占驻地区级以上单位及重点个私民营企业总量的90%以上。成立楼院管委会611个,选聘楼栋长、楼栋党小组长和小区片长4104人,居民骨干户12379户,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489支、18000余人。居民自治意识更强了,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依靠力量更壮大了。城市管理模式得到了优化。建立了涵盖城市管理人、财、物等502个基本要素的全区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了“外网投诉、内网受理、外网反馈”的运行模式,建立了区、街办、社区专职信息管理员,城市管理模式得到了创新,群众投诉解决率达到96%。政府服务内容得到了拓展。通过实施以干群关系和机关作风为指向的连心工程、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指向的关爱工程、以城乡结合部、老城区为指向的实事工程及以全体居民为指向的服务工程,加强了人性化管理,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我区实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高度关注,纷纷在黄金版面以较大篇幅予以报道。
   (二)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城市低保巩固了“应保尽保”的成果。继续推行了张榜公示、低保评议小组集体评议、“六表四书”、低保义务监督员等工作制度,实行了低保金银行代发,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了低保动态管理。截至2005年底,全区有低保户7323户19508人,其中常补对象2132户5037人,非常补对象5191户14471人,累计支出保障金2116万元,低保对象人均补差90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工作,成立了区、街道(镇)、社区三级救助机构,出台了《西湖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规范性文件,推进了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做好了“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向“农村特困户救助”的转变工作。2005年共发放慰问品(慰问金)价值55万元、医疗救助金48.6万元、临时救济20万元、农村救助金(五保供养金)10万元、救灾款12万元、助学金12万元,筹集扶贫捐赠款(灾区捐赠款)22万多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西湖区被评为2005年全省低保工作先进单位,我区低保工作被列入国家民政部编印出版的全国低保工作经验汇编一书之中。  
   (三) 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了新途径。
    城市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出台了《西湖区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实行费随事转的意见(试行)》、《西湖区社区资金、资产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等四个规范性文件,社区管理更加规范。建立了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社区运作管理体制,调整了区街(镇)界线范围,规范了社区工作站设置,核定了街道(镇)社区工作站人员职数,实行了社工人员的聘用管理方式,社区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开展了评选优秀社区工作者、楼栋长、志愿者活动、“融洽邻里亲情,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月活动、社区趣味运动会和社区家庭才艺大展示活动,社区邻里亲情进一步融洽。全区94个社区、13个行政村依法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并首次在系马桩街道骆家花园社区进行了海选试点和桃源街道苑中园社区的户代表选举试点工作,基层民主选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进一步加强了村民自治工作。建立健全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党员议事会、村党委(村委会)年终总结报告等制度,重点抓好了桃花五村、桃花一村村务公开示范村建设,实行了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办事结果“五公开”, 桃花五村被授予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去年九月,在桃花一村、桃花五村召开了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我区作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经验的会议发言。在桃花镇一村集资楼等5个村开展了村落社区建设工作,推行了农村村落社区星级评定活动,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工作纵深推进。
   (四) 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认真贯彻落实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2005年为部队送去8.4万元的慰问金(慰问品)及价值1万元的书籍,为烈属和因公牺牲军属家庭送去了价值3.6万元的慰问品,为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药费3.6万元,发放革命伤残金抚恤金117万元、定期抚恤金和定量定补金11万元、义务兵优待金640人次近20万元,安置军嫂就业27人,完成了378名革命伤残人员的套级换证工作,发放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生活费60余万元,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率达52%。
   (五)精心打造养老服务特色,社会福利事业实现了新跨越。
进一步加强区福利院建设,区福利院在用工方式、收入分配改革上取得突破,全院的管理机制有了创新。投入80余万元对桃花镇敬老院养老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建,为29名农村五保户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实施了第五期助养老人活动,资助老人18名。稳妥推进企业改制工作,重点抓好了南昌给水设备厂的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了对该企业房产、资产的确认和改制成本的核算。认真抓好企业稳定工作,累计发放企业解困资金3万多元,安置下岗失业人员50人。对西湖针织内衣厂、南昌牌照厂、南昌钢窗厂105名退养职工(小集体人员)实行了一次性经济补偿安置,发放安置经费28万元。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引进内资1300万元,占年度任务数的130%。完成了引进外资80万美元、合同外资160万美元的目标任务。
   (六) 加大依法监督力度,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取得了新成绩。
    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民间组织年检率达91%。2005年共审批注册登记社团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9家,2005年11月份,国家民政部法制司视察我局,对我局民间组织登记管理给予了充分肯定。抓好了婚姻收养登记服务,办证合格率为100%,我区婚姻登记管理处被评为全省“示范婚姻登记”机关。 殡葬改革继续推进,开展了清明节、“七月半”、冬至期间的殡葬改革专项宣传活动,全区祭祀活动文明健康运行。勘界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与相邻县(区)的界线勘定和新版区政区图的制作工作。加强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建立了区救助管理咨询点,设立了公益性的救助告知牌,今年以来我区护送了2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站进行救助。
   (七) 与时俱进谋求发展,民政自身建设呈现了新面貌。
    扎扎实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系统3个支部52名党员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广泛征求意见89条,开展谈心活动80人次,为民办实事、做好事150余件次,促进了各项民政业务。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坚持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与民政业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同总结。推进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了优化投资环境和机关“效能年”活动,认真做好了有关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实行“阳光”服务。加强对民政干部业务培训,对基层民政干部、社区干部培训达1300多人次,民政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信息化有了新突破,率先在南昌市建立了第一家民政网站--西湖民政信息网,构建了局域网,初步实现了内网资源共享、外网与市民(社会)互动的民政电子信息网络新格局。综治维稳、信访、消防、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信访报结率达100%,全系统无一例“法轮功”人员、无一例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工会、共青团计划生育、人大政协提案办理、文明西湖行动、信息宣传、双创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总的来说,2005年重点工作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有新发展,整体工作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民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结果。
    在取得上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社会福利设施数量不足、退役士兵安置难、有的干部开拓观念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反思,用改革和发展和办法,采取相应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6年民政工作任务
    2006年是“十五”规划的开局一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2006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市委八届十次、区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着眼于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一个统领,抓住二个关键,打造三个亮点,做好四个重点”。坚持一个统领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工作全局,围绕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线,推进全区民政工作协调快速发展。抓住二个关键即抓住深化街居体制改革、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二个关键。打造三个亮点即打造城乡医疗救助、居家养老服务、桃花镇敬老院及区福利院扩建三个亮点。做好四个重点即做好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健全“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民政信息化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四个重点,以民为本、创优服务、科学管理、完善机制,为建设西湖经济强区文化大区、构建和谐西湖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今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 围绕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主题,进一步深化街居体制改革。
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四化”管理模式为主线,建设和谐文明新城区。继续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管理网络,纵向第五、六级网络、横向街道、社区协调议事机构在相关领域实现全覆盖并切实发挥作用。健全和完善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全区推广数字化管理软件。按照丁公路街道“一图三网”综合管理模式,建立全区各街道数字化立体效果图,建立一套电子地图管理系统,形成“图中有网、网中有数、数随网动”的动态管理。继续实施以干群关系、机关作风为指向的连心工程、以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为指向的关爱工程、以城乡结合部和老城区为指向的实事工程、以全体居民为指向的服务工程,创新为民服务载体,构筑便民服务平台。
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夯实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层主体地位。健全区、街两级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工作网络和由街道统揽全局、职能部门联动、驻地单位配合的高度协同的行政管理机制,按街道属地管理和职能部门责任主体唯一的原则,定期研究和动态协调区域内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将各项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以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为平台,完善社区居民自治。推行居务公开,实现“社区的事大家管”,增强社区居民群众当家作主意识。进一步梳理政府下移社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科学划分其归属,实行“费随事转”。严格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对区委、区政府决定需要由社区协管、协办的临时性工作,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区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政府各职能部门未经“准入”的工作,必须经审批同意“准入”并相应核拨经费后,才能下移到社区。
   (二) 围绕稳定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八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抓好“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会救助问题。建立区、街、居三级救助管理网络,完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出台系统化的救助措施,并抓好各项救助措施的配套与衔接。
    进一步规范城市低保。做到全区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00元,非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90元,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进一步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定期核查、低保公示、群众评议和监督员制度。严格低保统计报表,推进低保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制定低保金银行代发管理细则,确保低保金发放更安全、更及时。
    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在推行大病救助与常见病救助相结合的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医后”救助与“医前”救助相结合的大病救助办法。适时修订《西湖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降低大病救助起付线,适当提高大病救助比例和最高限额,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进一步加强农村困难群体救助。认真贯彻国务院新《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扎实落实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政策,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比例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开展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一步强化救灾救济工作。健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完善24小时灾情监测、分析和报送制度。广泛开展社区减灾活动,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完善春荒、冬令救助方案和灾民救助卡管理制度,落实救灾预算资金,探索灾民分类施救的措施和手段。
   (三) 围绕扩大基层民主和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推进居(村)民自治。一是积极推进居务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健全楼栋考核评比制度。建立楼院管委会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完善民主理财、村干部离任和任期审计、财务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创建一批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村和村民自治模范村。三是全面推开村落社区建设,依托“一会五站”,积极探索村落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村落社区向面上推广、向纵深发展。认真研究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村落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工作的对接机制,使村落社区建设更好地成为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结合“星级评定”、文明社区创建和“双百”共建活动,力争创建三星级社区11个、四星级社区2个、五星级社区1个。二是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桃花镇、十字街街道等5个新社区组建工作。协调抓好恒茂国际华城、莱茵半岛等新建小区预留社区办公用房、服务用房、商业网点用房事项的落实。三是督促落实“二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医疗保健站和党员活动室、综治工作室、学习阅览室、社会保障服务室)的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社区活动室以及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四是为休闲广场配置室外健身器材,年内达到全区每个休闲广场都配备有健身器材。
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出台社区建设发展基金申报使用管理办法,规范社区建设发展基金运作。二是对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回头看”,加强社区公共资产管理。三是拟在丁公路街道长运家委会等一些条件成熟的家委会进行家委会改居委会试点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四是在驻区单位中广泛开展社区工作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做好社区居委会换届后的衔接工作,建立完善新一届社区干部档案。二是建立以区社区培训学院为主阵地的分层培训体系,采取专题授课、实践锻炼和岗位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三是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和规范。建立区、街、居三级志愿者组织,开展多门类的志愿服务。出台社区专职工作者类别界定、考核奖惩、生活保障等相应措施,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知识化、职业化的道路。四是适时以区委、区政府名义表彰一批先进街道、社区,优秀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楼栋长和共驻共建先进单位、个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       
加强社区服务。一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与区发改委共同牵头组织起草《西湖区“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二是鼓励发展家庭保洁、烹饪、保姆、老年人护理等多种类型的社区家政服务,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逐步建立起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三是以社区信息服务网和电话服务网为平台,联网便民服务企业,开展全方位社区服务。四是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满足居民精神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 围绕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全面提升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水平。
    扎实做好双拥模范区考评验收工作。按照省双拥考评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抓好6项工作:制定一个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的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区工作方案,编辑一部全面反映我区双拥风貌的电视脚本,整理一套内容丰富的双拥工作成果资料,总结一篇具有西湖特色的双拥工作汇报材料,制作五块质量较高、影响面较大的永久性双拥标语广告,抓好一批过硬的基层双拥迎检点的建设,争夺双拥模范城区“六连冠”。
    扎实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认真贯彻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抓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落实,及时足额兑现抚恤、定补、义务兵优待金,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
    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的教育管理和政策宣传,帮助退役士兵调整心态,转变就业观念,2006年自谋职业率达100%。加强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后的跟踪服务,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退役士兵的就业技能的培训。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生活费的发放工作,做到不错发,不漏发。
   (五) 围绕打造西湖“养老服务”品牌,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一是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建立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街道(镇)居家养老服务所、社区助老服务站和老人福利服务中介组织,组建老人福利服务的专兼职队伍,在掌握老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推出具体服务项目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初步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生活照料服务体系。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启动桃化镇敬老院、区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三是继续抓好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全面推进福利院“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抓好日常护理、医疗照料、饮食卫生工作,做强做大区福利院,打造养老服务特色和品牌。四是充分调动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积极性,培育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加快民办福利机构发展。
    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积极开展为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服务的义务活动,大力创设“慈善超市”、“爱心超市”等公益性实体,建立制度化的“送温暖、献爱心”等社会捐助活动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拓展捐形式和渠道,进一步增强救助实力。
    真做好进老龄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老年法规,加强助老维权工作,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
   (六) 围绕促进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强化专项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
完善民间组织管理。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发挥民间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执行新财务会计制度情况的指导、监督,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服务面广、作用发挥突出的示范性行业协会,重点扶持发展公益类社区民间组织,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殡葬改革。深化葬法改革,抓好“三沿五区”整治工作,倡导河葬、树葬、花葬等殡葬形式,努力推出丧俗改革的新做法、新经验,巩固火化率100%。   
    规范婚姻、收养登记。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全省“示范婚姻登记机关”活动,强化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效能,开展婚姻登记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水平。
   (七) 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努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和干部素质。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学习状态,深入组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孺子牛”奉献品质,坚定事业理想、坚定爱民之心、坚定为民之责。适应市场经济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岗位练兵、岗位知识交流、工作分析会、业务讲座等方法多层次、多方位开展各种培训,精通业务,掌握现代科技运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致、更富有成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经常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局财务制度、保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举措,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启动“五五”普法工作,进一步修订、梳理“政务公开、服务社会”内容,并做到网上公开、办公场所上墙。进一步健全机关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和规范岗位设置、人员责任、工作程序、信息流程等内容,实现内部工作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加强民政舆论环境的优化。围绕民政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社区(村)、群众中,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加大民政信息报送质量和数量,做好民政宣传工作,为民政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着重实用、服务公众的思路,全力打造“信息化民政”。做好民政各项业务数据标准、口径统一工作,实现与全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省、市民政数据库的数据对接。逐步增加网上办公项目,依托民政信息网、局域网实现办公数字化、办事电子化、服务人性化,进一步提高民政信息化水平。
   (八) 围绕塑造活力民政的要求,提高民政综合协调能力。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出击,充分挖掘民政资源,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完成内资1500万元、外资110万美元、合同外资220万美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稳妥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分类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拓宽安置渠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政策、资金项目。科学筹划社区建设、社会救助、优抚、社会福利等工作项目,加强与上级业务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对我区民政发展的支持,促进西湖民政做大做强。
    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落实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链式管理机制,做好综治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通过开通热线、电子邮箱、网上投诉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群众评议、访问、举报的渠道,认真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扎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要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民政工作的审议、监督,认真做好计生、保密、妇女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切实抓出成效,促进西湖民政工作新发展。
    三、关于做好今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面对今年十分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紧扣“民政为民”主题,突出“为民解困”重点。“民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积极研究和推进各项民政工作。“为民解困”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要为群众解决困难,既要帮助解决基本生活上的困难,还要注重帮助解决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从我区当前情况来说,我们就是要积极做好城乡“八位一体”社会救助、街居体制改革、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社会化等方面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政治权益。我们每一位民政干部都要深怀为民观念,我们每一项民政工作都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二是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加强部门协调协作。近几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城市低保、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重视、关心、厚爱、支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汇报情况,把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进展、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党政领导报告,争取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同时,民政部门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经常性的协调和沟通,特别是要主动与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广泛发动群众支持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要重视薄弱环节,研究解决问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薄弱环节和问题,既是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又是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就我区民政工作来讲,薄弱环节还不少,如社会救助具体措施不全、救助水平不高;民政基础设施还比较差,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民政基层工作力量不足,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原因,拿出对策,明确改进方向,一个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把各项民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做得更富有成效。
    四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是做好民政工作、弘扬民政宗旨的内在驱动力。民政事业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需要民政干部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比如,街居体制改革知识,点多、面广、领域宽,对我们原有的民政业务是一次拓展和创新。所以,民政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对于党的政策、民政业务和相关知识,要反复学、求甚解、推动创新。对于综合知识要多了解、勤积累、开阔思路。要积极掀起钻研民政业务、推动工作创新的热潮。
    五是要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发挥长效机制作用。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民政政务公开,紧密联系实际,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和群众比较关心,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问题和事项,坚持向社会公布,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要继续狠抓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民政部门所掌管的救灾救济金、低保金、抚恤金等,传递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是救急救命的钱,是高压线。我们民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明是非、懂轻重、知得失,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六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改革创新。作为与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民政部门的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深怀为民、爱民之心,真抓实干、实事求是,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决不能只说不做,或作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到实情,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工作办好办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送到困难群众中去,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比如,对社会福利社会化,要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力争在两、三年内有所突破。又比如,在提高工作手段和效率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救灾救济、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管理等方面,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同时要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同志们,民政工作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形势喜人,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务实创新,努力开创西湖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西湖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