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平台>部门信息公开>西湖区民政局>机关简介>人事信息
分享到:
索引号: A25010-7786-2889-7003-8229-1660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8-02-08
文件编号: 有效性: 有效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金谊在2007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浏览量:
  • 字体【      】
   以民为本  促进和谐  努力实现西湖民政工作新的跨越
            ——在2007年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金  谊
同志们: 
这次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全省、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6年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工作任务,表彰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等一下,区政府陈建军副区长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2006年民政工作回顾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坚持“落实为民解困,建设和谐社区,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执法水平”的工作思路,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创了民政发展的新局面。西湖区在全省率先取得了“双拥模范区”六连冠,西湖区民政局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区民政局连续十六年被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大了“四化”工程推进力度,街居体制改革成果丰硕。
    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性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街道(镇)社区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街道社会事务受理中心管理规定》、《部门下派人员考核规定》、《西湖区街道(镇)城管中队管理暂行规定》等四个规范性文件,着力解决好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推进街居体改向纵深发展。网络化方面:各街道积极推广落实了基层五六级网络长效管理“三三四”工作制,2006年全区共开展邻里文体活动1129次,评选优秀楼院149个,评选表彰优秀楼栋长388名,评选表彰优秀骨干户、文明户530名,开展“和谐楼院居民谈”活动477次。数字化、信息化方面:全区100个社区都已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完成率100%。全区街道、社区网站发布信息数5276条,收到网上信访1529件,办结回复1509条,办结率98%,各街道建立了短信互发平台系统。发送信息5469条,丁公路街道开发的电子地图数据系统得到了市委余书记的充分肯定。分三期对信息员队伍开展了数据化管理平台系统、门户网站管理维护、受理网上投诉的应用技能培训,提高了全区专职信息员队伍素质水平。人性化方面:投资31万元兴建了3个总面积6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居家养老服务,安装“爱心门铃”覆盖率73%、为80岁以上空巢老人赠送覆盖率84%、为90岁以上空巢老人赠订牛奶覆盖率96%。
   (二)加大了社区建设推进力度,社区运作机制活力彰显。
    社区星级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开。开展了社区党组织星级创建工作,新增四星级社区3个、三星级社区12个,提升了我区社区建设水平。
    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选聘分离”的要求,向社会公开择优录用了168名社区工作站专职干事,举办了3期全区村(社区)干部综合业务、信息化知识培训班,组织了社干优秀人员外出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工作水平。
    社区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开展了全区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硬件设施设备的建档工作,强化了社区资产管理。抓好了桃花镇市场、桃花、大桥、康桥社区,丁公路街道恒茂华城社区,十字街街道紫荆花园社区等6个新成立社区的筹建工作,并全部落实了社区办公房和服务用房。  
    社区活动进一步丰富多彩。开展了第三届“和睦邻里月”活动,通过社区厨艺大赛、社区邻里聚餐、手工艺设计大赛、“文明骨干户”、“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和“公民道德标兵”、“文明小公民”评选及浓浓社区情文艺汇演等活动,促进了社区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
   (三)加大了社会救助力度,城乡“八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健壮完善。
    至2006年12月底,我区有低保户7236户19610人(其中常保户2299户),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130万元,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低保动态管理不断深入。认真做好低保调标工作,通过调标,我区城市低保人均补助水平达109元,常补对象人均补助水平达160元,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进一步规范“七表三书”(申报审批表、变动审批表、停止审批表、收入证明表、领取低保金人员花名册表、统计报表、动态管理表、停止通知书、举报暂停通知书、低保迁移通知书)制度,开展了低保年度(季)审核换证工作,加强了低保动态管理,全年新增326低保户,为414户超出低保标准的家庭退出了保障范围,为506户低保户调整了享受标准。
医疗救助工作深入推进。一是出台了《关于完善西湖区城市医疗救助政策的意见》,新的医疗救助措施将使大病补助的门槛降低到1-2千元,最高补助标准提高至6000-8000元,救助比例由20%提高至50%,使全区低保困难群众都能看得起病、看好病,实现了对困难居民的全员覆盖。二是率先在南昌市实行“医前”医疗救助,确定了南昌市第一医院为我区“医前”救助定点医院,南昌市精神病医院为我区特种病救助定点医院。三是认真抓好医疗救助审批工作,全年共实施医前救助27人、救助金额11.6万元。审批医后救助8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24.1万元。向2132户低保常补户按每户200元的标准发放了价值42.6万元医疗救助卡。去年4月份,中央电视台对我区的医疗救助工作作了专题报道。同时,我区参加了国家民政部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医疗救助经验推介会,在会上做了城市医疗救助经验介绍,得到了大会好评。
农村救助工作有序展开。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为80户农村困难户及时办理了农村低保,发放了农村低保金39060元。抓好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11.1万元、农村特困户救助金1.6万元、救灾款6万元。
   “八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推进。全面贯彻落实《在西湖区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积极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生活救助、社会互助、法律援助、和残疾人就业援助等“八位一体”的社会救助,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读书难、住房难、就业难等问题,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区教育部门免收低保户子女杂费、书费共计4817人次38.9万元;区房管部门为105户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发放金额16.7万元,为13户困难家庭进行了实物配租;区劳动部门通过低保对象就业服务中心安置低保户就业481人;区法院今年1至9月免收低保对象诉讼费13人2.1万元;区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80余件,以各种形式接待群众法律援助咨询4000余人次。社会互助成效显著,向困难居民发放了价值70余万元的春节慰问品、临时困难补助金16万元,为全区2132户低保常补户发放了价值55万元的水电、液化气补贴,为全区5191户非常补低保户发放了价值20万元的液化气补贴。在全区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捐赠活动,筹集慈善捐款59万余元、衣物18000余件,发放各类助学金26万元,资助了82名困难大学生和25名中(小)学贫困生就学。
   (四)加大了“双拥模范区”创建力度,“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争创实现。
    全力推进了“双拥模范区”创建工作。组织了江西日报、南昌日报、江西电视台、南昌电视台及全国《双拥》杂志等新闻媒体,对我区双拥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市主要路段制作了14块大型双拥广告宣传牌,全区各单位、村(居)委会制作双拥展板50多块、双拥板报1000多期,悬挂宣传横幅60多条。丰富了工作资料,整理了一套内容全面的双拥工作汇编,拍摄了一部精美的西湖双拥电视专题录相片。开展了特色活动,南昌市消防支队与西湖区法院共建了“法制教育共建基地”。丁公路街道对部队官兵进行电脑培训,系马桩街道骆家花圆社区在清明节期间,组织辖区军烈属开展集体追思会等活动。加强了组织领导,区双拥办坚持每天对基层双拥迎检点进行检查与指导,定期召开双拥迎检进度汇报会,及时协调解决在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全区的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地完成了创建工作任务,顺利地接受了省双拥考评工作组对我区的检查验收。在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上,西湖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区”六连冠。
    进一步抓好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加强了对新《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宣传,组织召开了全区军政联席会议,开展了走访慰问部队(武警)单位、重点优抚对象活动,为部队送去了20万元慰问金、优抚对象价值3万元的慰问品,军政军民团结得到了巩固与提高。发放义务兵优待金55万元、各类抚恤补助金160多万元、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经费18万元(不包括重残供养的残疾军人在区公费医疗办报销的医疗费用)、困难优抚对象临时救济2万元,对400余名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补助金和护理费进行了上调,优抚补助平均上调了20个百分点,发放调标经费约16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优抚对象生活水平。接收了2005年度省、市、区三级退伍军人报到366名(其中,区属安置的81名),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费60多万元,并全部完成了退伍军人档案的整理、审核、移交工作。开展了对退伍士兵思想政治教育、电脑、自主创业技能培训,提高了退伍士兵综合素质。妥善安排好2004年度退伍士兵自谋职业40人。
   (五)加大了养老服务特色打造力度,社会福利社会化步伐加快。
逐步推进居家养老工程,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实施意见》和《西湖区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全区有24个社区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和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20%的社区建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南浦街道进贤仓社区、十字街街道司马庙社区开展了日间照料、康复训练、送医送药、上门家政、文化娱乐等10多项服务,免费为老人安装了爱心门铃,免费对社会孤老、高龄老人等特殊对象订牛奶、蛋糕,深受居民欢迎。进一步完善了区社会福利院老人生活设施,加强了对区社会福利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老人护理质量。开展了一系列敬老助老送温暖工作,走访了全区百岁老人和70岁以上的散居孤老、特困老人。认真做好了西湖区农村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扩建项目跟踪落实工作,该项目已经南昌市规划局用地处阅毕,现正在朝阳洲建设领导小组处阅办。
   (六)加大了规范化管理力度,社会事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民间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展了民间组织年检工作,参检率达95%。全年审批注册登记社团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5家,注销登记民间组织6家,变更登记民间组织3家。
    婚姻收养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开展了创全国示范婚姻登记处活动,推行了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重新制订印刷了一套婚姻登记手册,通过街道、居委会发放给群众,方便当事人办证。
    殡葬改革继续推进。深入开展了“破封建迷信陋习、树文明祭扫新风”专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引导群众不信鬼神信科学,自觉抵制封建迷信行为,全区涌现了集体追思革命烈士、墓前献花、作诗祭祀等科学、简约、文明的缅怀先人方式。
    勘界和区政区图的制作工作全部完成。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完成与相邻县(区)的界线勘定,新版区政区图已上报了市地名办、市勘界办,正式对外发布。
   (七)加大了创新发展力度,民政自身建设面貌一新。
    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坚持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与民政业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同总结。推进民政依法行政工作,开展了优化投资环境和机关“效能年”活动,认真做好了有关行政审批清理工作,实行“阳光”服务。加强对民政干部业务培训,为社区干部举办了5期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业务知识培训班,对基层民政干部、社区干部培训达1300多人次,民政干部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信息化有了新进展,加强了西湖民政信息网站日常建设,实行了办事指南、行政执法项目网上公示。综治维稳、信访、消防、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信访报结率达100%,全系统无一例“法轮功”人员、无一例消防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工会、共青团计划生育、人大政协提案办理、信息宣传、双创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总的来说,2006年重点工作有新突破,各项工作有新发展,整体工作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民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的结果。
    在取得上述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社区建设水平不均衡、社会救助工作压力大、社会福利设施数量不足、退役士兵安置难、有的干部开拓观念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反思,用改革和发展和办法,采取相应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7年民政工作任务
    做好2007年的民政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民政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07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一个理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理念)、搭好二个平台(和谐社区建设平台、“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平台)、突出三个重点(双拥工作重点、居家养老工程重点、民政自身建设重点)”的工作思路,致力于关注民生,致力于服务和谐社会建设,致力于推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创优服务,科学管理,为构建和谐平安西湖,实现西湖经济强区、文化大区作出积极的贡献。              
    绕我区今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在全面推进各项民政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着眼夯实和谐社会基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加强街道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建设。继续完善街道社会事务受理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加强职能部门下派人员管理,组织职能部门和街道(镇)对下派人员开展联合考评。推广 “四个一”工作体系(一岗、一员、一本、一机制),完善受理和回复机制,健全各类台帐资料。
    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按照要求继续完善社区管理系统,增加子系统,完成社区信息的录入和核对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网的街道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网上投诉系统。推广电子地图系统建设,力争在年底前实现该系统对社区管理的运用,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居民自治。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社区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工作,完善民主管理体制,健全社区各项制度。将第五级网络组织由楼栋长拓展为楼院管委会,并建章立制,引导居民自主参与楼院事务的管理。努力解决楼院居民活动场所,组织居民开展各类活动,创建各具特色的和谐楼院。每个社区抓1-2个楼院自治的典型。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区服务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社区服务工作新措施,推进党建、综治、文教体、卫生、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助民服务“八进社区”工作。根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开展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积极培育社区服务类民间组织,大力支持和鼓励社区居民成立互帮互助类组织。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推进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居民和单位参与经常化、规范化的社区志愿服务,提高社区居民自我服务水平。继续开展“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引导邻里互帮互助,
    广泛开展创建和谐社区示范单位活动。按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要求,协调各职能部门充分履行部门职责和任务,不断深化为社区服务方式、服务载体和服务内容;指导各街道(镇)开展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楼院创建活动。年底对在建设和谐社区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街道、社区、职能部门、驻区单位、居民进行表彰。
    加强社区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增加社区电脑数量,使社区两到三人拥有一台电脑。按照市、区要求落实社区服务设施。抓好6个新成立社区的建章立制和基础设施配置工作。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完成所有社区专职干部培训工作。加强社区工作者管理,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完善村落社区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和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村落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村组组织牵头、志愿者协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村落社区建设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培育和发展村落社区组织,充分发挥村落社区组织的作用,丰富和完善“一会五站”工作模式。深入开展“星级村落社区”创建活动,培养2个以上典型,创建出一批“市级示范村落社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组织村落社区与城市社区结对互助活动,实现城乡社区协调发展。
  深化村民自治工作。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年”活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重点抓好财务公开制度的建设和落实,不断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的内容。完善“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健全和完善村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工作的协调机制,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争取有30%的村达到示范要求,规范面达到80%以上。
   (二)着眼维护困难群体利益,健全社会救助工作体系。
    进一步夯实城乡低保“保障网”。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继续推行张榜公示、低保评议、低保义务监督员制度,规范低保申报、审批程序。加强低保动态管理,通过实行低保季审、半年审制度,对已享受的常补、非常补低保户进行一次全面入户调查,并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群众监督。同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专项低保审核活动。建立低保工作考核机制,制定街道、社区低保工作考核细则,坚持定期对街道、居委会进行检查,对低保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出台我区农村低保实施细则。
    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城市医疗救助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措施,规范医疗救助程序,推进城乡一体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看病难问题。
    进一步加强农村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抓好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政策的落实,健全完善灾害应急方案,做好春荒、冬令救济工作。深入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在30元以上,并全部实行保障资金社会化发放。
    进一步健全“八位一体”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间、政府和社会团体间的社会救助工作,逐步形成“政府主在王导、部门尽责、社会参与、乡镇(街道)实施”的网络体系,深入推进全区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通报社会救助工作情况,提出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的综合性政策,抓好救助政策的贯彻落实。“八位一体”的社会救助,每一体要出台专项的救助制度,并抓好各项制度间的配套与衔接,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整体效能。搭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管理机构,区成立社会救助管理中心,负责全区社会救助日常管理及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利用街道现有社会事务受理中心,设立街道社会救助受理中心,根据救助对象户数和工作任务量,合理配备社会救助工作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困难居民社会救助办理及信息收集工作;社区成立社会救助站,指定专人负责社会救助工作,协助街道开展社会救助。加强社会救助信息网络化建设。加强社会救助信息的采集、整理,每个社会救助相关成员单位设立信息联络员,每季度向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社会救助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汇总统计。提高救助管理的信息网络化程度,区建立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街道、社区建立救助对象电子档案,实现信息共享。规范社会救助程序。凡申请医疗救助、廉租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社会救助,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街道社会救助受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可委托社区居委会或村民委员会初审,然后复审,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将审核意见报送区民政、教育、房管等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核准。以上救助项目,均应经过社区评审小组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评议,并进行公示。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从事社会救助活动,均应通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具体实施,各种救助款物由街道(乡镇)负责调配发放。
   (三)着眼实现牢固的军民团结,狠抓双拥优抚安置政策的落实。               
    进一步巩固发展双拥工作创建成果,继续加大双拥工作创建力度,加强和完善基层双拥迎检点的打造和培育,完善各级双拥工作资料,全力配合南昌市第六次参与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创建工作。
    加强地方与驻区部队的交往。特别是加强军地高层的交往,努力提高拥军层次,增大科技拥军的含量。不断增进军地双方的了解和友谊,建立新型的军政军民关系。
    认真落实双拥优抚政,着力解决重点优对象“三难”问题。对部分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情况进行摸底。积极向省民政厅争取到一定建房修房补助资金,改善优抚对象的住房条件。对优抚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优抚抚恤补助经费是否按时足额到位,特别提标后补发的经费是否发放到位,确保按时按标准发放义务兵优待金。着力解决困难企业和无工作单位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保障问题,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范围。协助区教育体育局做好军人优抚对象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协助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做好随军家属和军嫂的就业工作,协助其他双拥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自己双拥工作职责。
    认真抓好2006年度退役士兵待安置期间职业技能培训和安置教育工作。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使每位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能掌握一至二门就业技能,教育广大退役士兵正确树立新形势下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使退役士兵选择自谋职业率达到上级要求。
    做好全军第四批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的接收安置工作。认真审查无军籍职工的接收安置资格,协助区人劳局和区卫生局做好无军籍职工的接收安置后的社保及医疗保障工作。
    及时掌握优抚对象、退役士兵、8023部队和对越作战退役人员等六类人员的思想动态,做好生活补助的申报和发放工作,维护一方稳定。
   (四)着眼完善社会福利基础设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福利机构等级评定”活动,促进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完善居家养老的评估机制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实现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服务网络的一体化。大力实施“霞光计划”,加强福利机构的管理和建设,改善社会福利机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福利机构服务质量,确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城市“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西湖区农村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扩建项目跟踪落实工作。大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社会福利机构。加强社会福利企业的监督管理,鼓励支持发展社会福利企业,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五)着眼增强宗旨服务意识,丰富社会事务管理内涵。
    抓好民间组织管理工作。在城市,重点培育行业协会,特别是参与世贸经济活动的新兴产业及服务业的新型行业协会、商会等。在农村,大力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完成民间组织基本情况的录入并提交电子文本,总结加快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规范民间组织管理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做好社区民间组织作用的调研。加强民间组织监管力度,推进民间组织在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殡葬改革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殡葬改革,大力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丧俗改革,整治丧葬秩序,城区努力消除搭建灵棚、游丧现象。深入开展创建全国“示范婚姻登记机关”活动,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服务水平。
   (六)着眼塑造效能素质人才,切实加强民政队伍建设。
    全面提升民政工作者素质水平。增强活力,推进绩效民政。实施“岗位练兵”活动,通过定期轮训、以会代训、业务备课、业务互评等方式,加强民政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民政干部自主创新、问题调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政干部综合能力,发挥干部职工潜能,为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搞好服务,推进满意民政。实施“民政基层服务年”活动,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建立和完善电话热线、信访接待、网上投诉、网络咨询、基层调研、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的“民声通道”体系,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宗旨落到实处,夯实社会和谐的群众基础。塑造形象,推进品牌民政。实施“民政发展献计献策”活动,注重民政形象打造,整合各方资源,通过网上宣传、媒体报道、特色活动推介等形式,优化西湖民政发展环境,提高民政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制度,推进规范民政。实施“文明民政行动”活动,深入推进民政信息网、民政局域网、民政数据库等“数字民政”工程,制订完善办事手册、制度手规册、廉政手册,切实加强民政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规范各项民政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运作成效,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把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经常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抓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局财务制度、保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和车辆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推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举措,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七)着眼营造谋事创业氛围,提升民政创新发展能力。
   全力开展招商引资。主动出击,充分挖掘民政资源,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完成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稳妥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因企制宜、一厂一策,分类推进民政福利企业改制。拓宽安置渠道,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政策、资金项目。科学筹划社区建设、低保、优抚、社会福利等工作项目,加强与上级业务对口部门的工作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对我区民政发展的支持,促进西湖民政做大做强。
    全力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落实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链式管理机制,做好综治稳定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通过开通热线、电子邮箱、网上投诉等方式,进一步畅通群众评议、访问、举报的渠道,认真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经常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扎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
    三、关于做好今年工作的几点要求
    面对今年十分繁重的民政工作任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认为,做好今年的工作要突出抓好“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民政为民”主题,突出“为民解困”重点。“民政为民”就是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积极研究和推进各项民政工作。“为民解困”就是要求民政工作要为群众解决困难,既要帮助解决基本生活上的困难,还要注重帮助解决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从我区当前情况来说,我们就是要积极做好城乡“八位一体”社会救助、街居体制改革、和谐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优待抚恤、社会福利社会化等方面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政治权益。我们每一位民政干部都要深怀为民观念,我们每一项民政工作都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以民为本,为民解困”这条主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
    二是坚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加强部门协调协作。近几年来,我区社区建设、城市低保、街居管理体制改革等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民政工作重视、关心、厚爱、支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汇报情况,把重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尤其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进展、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党政领导报告,争取他们的重视与支持。同时,民政部门要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经常性的协调和沟通,特别是要主动与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广泛发动群众支持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是坚持重视薄弱环节,研究解决问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薄弱环节和问题,既是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又是推进工作的突破口。就我区民政工作来讲,薄弱环节还不少,如社会救助具体措施不全、救助水平不高;民政基础设施还比较差,不能满足困难群体的需要;民政基层工作力量不足,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全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我们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原因,拿出对策,明确改进方向,一个一个问题加以解决,把各项民政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做得更富有成效。
    四是坚持抓好学习,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学习是做好民政工作、弘扬民政宗旨的内在驱动力。民政事业发展不断出现新情况,需要民政干部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比如,街居体制改革知识,点多、面广、领域宽,对我们原有的民政业务是一次拓展和创新。所以,民政干部职工一定要保持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品质。对于党的政策、民政业务和相关知识,要反复学、求甚解、推动创新。对于综合知识要多了解、勤积累、开阔思路。要积极掀起钻研民政业务、推动工作创新的热潮。
    五是坚持完善政务公开,发挥长效机制作用。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民政政务公开,紧密联系实际,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和群众比较关心,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问题和事项,坚持向社会公布,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和责任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措施,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的手段加强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要继续狠抓行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民政部门所掌管的救灾救济金、低保金、抚恤金等,传递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爱,是救急救命的钱,是高压线。我们民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明是非、懂轻重、知得失,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六是坚持求真务实,积极改革创新。作为与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众打交道最多的部门,民政部门的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深怀为民、爱民之心,真抓实干、实事求是,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决不能只说不做,或作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摸到实情,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工作办好办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送到困难群众中去,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抓住机遇,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探索做好工作的新机制、新路子。比如,对社会福利社会化,要结合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力争在两、三年内有所突破。又比如,在提高工作手段和效率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救灾救济、社会救助、优抚安置、民间组织管理、婚姻登记管理等方面,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同时要加快办公自动化步伐,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提高民政工作效率。
同志们,民政工作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形势喜人,任务繁重。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宗旨,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务实创新,努力开创西湖民政工作的新局面,为西湖建设全省经济强区、文化大区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手机扫码浏览